神舟七號任務完滿成功,是中國一大榮耀,令西方人另眼相看;北京奧運空前成功,有奧組委員形容這是最成功的奧運會,同樣令西方人改變對中國人的誤解,從此令華人能夠抬頭走上世界舞台。身為中國人的我,亦深感這份民族的光榮。
正所謂「好事不出門,醜事傳千里」,這份光榮,很快便被震驚中外的毒奶事件的光芒蓋過。一個知名度高的中國奶製品品牌--三鹿,其產品發現嚴重超標的三聚氰安,多名小孩因而患上腎結石。此事件一傳出,西方報章立即刊登頭版,試圖用誇張文字洗去外國人對中國僅存的好感。
事實上,這也不是第一次發生。無奈看來中國商人對「如何能成功的偷功減料並能保持產品質素」頗有天份。雖說三鹿是被人陷害,但如此化學的三聚氰安,區區幾個農民會知道這能令他們的奶在測試中顯示高質素嗎?更不用談他們會知道三聚氰安能在人體組成「聚合物」(polymer),陷害三鹿這如此高知名度的公司。
自三鹿被揭發後,中國各大名牌奶製品都驗出含有超標的三聚氰安。中國政府立即採取行動,下令回收所有有問題奶製品,而各公司的董事長亦公開道歉。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。即使下令要整間公司強迫結業,亦不能防止再有類似食物問題事件發生。單單只靠賠償只能暫時平息事件,歸根究底問題仍是未能解決。其實這亦是中化老師要我們想一想的功課。對!一切應要先從政府的檢測制度入手。由多次的食物安全問題可見,中國一向的處理手法只是賠償及作出「沒有下次」的承諾,並未能從根本的制度作出改善從而達到’沒有下次’的目標。政府應加緊抽查食物產品的安全,以防止商人用高質素的樣本通過檢測,用低質素甚至不安全的產品做出’掛羊頭賣狗肉’的行為。這是政府最基本應作出的反應。
至於檢測方面的漏洞,牽涉多方面的問題,再加上檢測過程與準則透明度低,我亦對此了解不深,所以不在此多談。
中國的食品安全確實令人擔憂。這亦成了外國人的笑柄。'make in china'這句話在外國已用來形容人或事物只有外表,沒有用途,低質素。看來中國離成為文明大國尚有一點距離,亦希望中央能汲取次事件教訓,往後類似事件不會再發生,完成「沒有下次」的承諾。
《甲乙炳全》(農夫『風生水起』改詞版)
16 年前
1 則留言:
背景資料不用寫了, 只需集中一點分析.
"治本"一點可多發揮. 檢測制度真是問題最根本? 假設, 當局驗出某公司有問題, 然後官商勾結隱瞞此事, 怎麼辦? 因此......
張貼留言